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

安全、可靠、透明的加密货币交易服务,为超过千万用户提供一站式数字资产解决方案

你的Mac还安全吗?2025朝鲜黑客利用Nim语言攻击加密货币用户

​当你在咖啡厅用Mac查看加密钱包余额时,是否想过屏幕背后可能有一双来自朝鲜黑客的眼睛?​​ 2025年,一场针对Mac用户的定向攻击正在蔓延,代号 ​​NimDoor​​ 的恶意软件已让数百名加密货币投资者损失惨重——而它的核心武器,竟是冷门的编程语言 ​​Nim​​。


​一、威胁现状:为什么加密货币用户成了头号目标?​

传统认知中,Mac是“安全的避风港”,但朝鲜黑客组织(如Lazarus Group)正利用这种心理盲区发起精准打击:

  • ​资金密集性​​:加密货币私钥一旦泄露,资产转移无法撤销,单次攻击收益可达数百万美元。

  • ​防御松懈​​:75%的Mac用户从未安装安全工具,误信系统“天然免疫”病毒。

  • ​技术试探​​:黑客首次用Nim语言开发跨平台恶意软件,同时威胁Windows、Linux和macOS,而安全厂商对其检测能力薄弱。

个人观点:这场攻击的本质是 ​​“信任陷阱”​​ ——黑客利用用户对Zoom、Telegram等工具的依赖,将恶意代码裹上合法外衣。


​二、攻击全流程:从一封“会议邀请”到资产清零​

​阶段1:社交工程的“甜蜜陷阱”​

黑客冒充合作伙伴,通过Telegram发送Calendly日程链接,邀请你加入“Zoom会议”。随后邮件附带的 ​zoom_sdk_support.scpt脚本​​ 暗藏杀机:

  • ​错字钓鱼​​:文件名故意拼错为“Zook SDK Update”,筛选粗心用户。

  • ​空白代码障眼法​​:脚本前10,500行全是无效字符,恶意代码仅藏在最后3行。

  • ​双重伪装​​:执行后自动跳转至 ​​真实Zoom官网​​,让你误以为只是普通更新。

​阶段2:Nim语言的“跨平台屠刀”​

恶意脚本释放的 ​​NimDoor​​ 核心组件,展现了Nim语言的危险优势:

  1. ​进程注入技术​

    • C++编写的InjectWithDyld加载器,将木马trojan1_arm64注入系统合法进程(如launchd)。

    • 注入后通过 ​​WSS加密协议​​(类似HTTPS的WebSocket)与朝鲜服务器通信,流量混入正常网页访问。

  2. ​“杀不死”的持久化机制​

    • 监控SIGINT/SIGTERM信号(用户终止进程指令),一旦检测到终止尝试,立刻重启并部署持久化组件。

    • ​即使删除表面文件,残留进程仍能在重启后复活​​,如同“数字僵尸”。

​阶段3:精准收割——钱包与通讯双杀​

恶意软件内置两个Bash脚本定向窃密:

  • upl脚本​​:扫描~/Library/Application Support/目录,窃取Chrome、Brave等浏览器的加密钱包插件数据(MetaMask、Exodus等)。

  • tlgrm脚本​​:

    1. 定位Telegram本地数据库路径 ~/Library/Group Containers/*.tdata

    2. 尝试破解.tempkeyEncrypted密钥块,还原端到端加密消息;

    3. ​劫持剪贴板​​,将复制的钱包地址替换为黑客地址(如0xab…→0xcd…)。


​三、防御实战:普通用户的“反杀”指南​

​紧急措施(立即执行)​

  1. ​切断入侵渠道​

    • 在 ​​系统设置→隐私与安全性​​ 中关闭“允许从任何来源安装”,强制启用Gatekeeper。

    • 终端执行:defaults write com.apple.Terminal ExecuteOnly -bool true,限制脚本权限。

  2. ​隔离加密资产​

    • ​硬件钱包冷存储​​:大额资产存入Ledger、Trezor,软件钱包仅留日常小额。

    • 定期清理Telegram缓存:设置→高级→存储→清空本地数据。

​长期防护(每日习惯)​

  • ​免费工具监控​​:安装 ​​KnockKnock​​(实时扫描后台进程)、​​Little Snitch​​(拦截异常外联)。

  • ​钱包操作双验证​​:转账时用硬件钱包二次确认地址,避免剪贴板篡改。


​四、为何Nim语言成为黑客“新宠”?​

NimDoor的底层代码揭示了安全领域的残酷现实:

  1. ​跨平台编译能力​​:一份代码可同时攻击三大系统,开发效率提升300%。

  2. ​“隐身”特性​​:语法类似Python,但编译为C语言二进制文件,传统杀毒引擎难以识别行为模式。

  3. ​安全研究空白​​:全球仅13%的安全厂商具备Nim语言逆向分析能力,漏洞发现率不足1%。

    个人观点:这不仅是技术博弈,更是 ​​“认知时差”的胜利​​——黑客总比防御者早一步探索新工具。


​最新威胁情报显示,NimDoor已升级至2.0版本,开始利用AI深度伪造Zoom会议中的高管声音诱导安装。与此同时,苹果在macOS 15测试版中新增信号行为沙盒,但全面推送还需6个月。这场猫鼠游戏中,唯一的共识是:安全从来不是默认配置,而是持续对抗的姿态。​

免责声明: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,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

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c1039.com/wgzx/104.html

<< 上一篇 2025年8月2日 上午5:53
下一篇 >> 2025年8月2日 上午8:00

相关推荐

  • 2025国债火山口:6.8万亿稳定币资金从哪来?一文拆解美国阳谋

    ​​一、火山口的烈焰:9.2万亿美债到期的生死局​​2025年,美国国债这颗“金融炸弹”引信嘶嘶作响——全年到期债务高达​​9.19万亿美元​​,仅6月单月就需偿还​​6万亿美元​​! 更致命的是:​​利息支出吞噬财政​​:每年国债利息超​​1万亿美元

    2025年08月06日
  • 2025年Layer2终极赢家:Merlin Chain碾压同类,TVL破10亿

    你肯定想问——一个比特币Layer2凭啥半年吸金12亿美元?更夸张的是,它居然甩开Solana、碾压一众以太坊L2,登顶区块链吸金王座?今天咱们就拆解Merlin Chain的逆袭密码,看看这个“东方神秘力量”如何改写Layer2战场规则!一、数据核爆:12亿TVL背后的三重增长引擎​​1

    2025年08月19日
  • 2025 Strategy集体诉讼倒计时:7月15日前投资者速行动!

    ​​喂,手里的比特币基金没看最近动静?搞不好你的钱袋子正漏风呢!​​这两天金融圈炸锅了——美国纽约律所刚把一家叫Strategy Investments的基金公司告了,说他们玩数字游戏糊弄投资者,害得大伙儿亏惨了。最要命

    2025年08月09日
  • Hyperliquid爆仓事件:2025合约交易1亿美元蒸发之谜

    ​**​凌晨3点,手机屏幕突然弹出预警——“保证金不足!仓位即将清算!”​**​你猛地从床上坐起,眼睁睁看着账户余额从六位数瞬间归零。这不是噩梦,而是2025年3月发生在Hyperliquid上的真实惨剧。一名交易员用50倍杠杆押注以太坊,最终让平台金库蒸发400万美元,而自己却带

    2025年08月19日
  • CryBB暴涨内幕:老鼠仓埋伏,庄家锁仓1个月!散户速看

    ​​“一觉醒来账户翻倍,点开K线却惊出一身冷汗!”​​ 散户老张盯着手机屏幕直哆嗦——他持仓的 ​​$CRYBB​​ 3天暴涨106%,市值冲上1600万美元,但链上数据却显示:​​老鼠仓提前埋伏,庄家悄悄锁仓1个月​​!这到底是天降横财,还是精心设计的收割局?一、老鼠仓埋伏的链上铁证:

    2025年08月15日
  • Solana ETF获批倒计时!机构千亿资金布局,SOL目标价800美元

    ​​“啥?买币也能像买股票一样躺赚了?”​​最近圈里炸锅了——美国证监会(SEC)突然要求Solana ETF申请方​​一周内交修订文件​​,直接把审批流程从四个月压缩到3-5周!最快7月底就能拍板。更劲爆的是,彭博分析师Eric Balchunas直接放话:​​获批概率飙到90%​​,SOL目标

    2025年08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