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SELESS代币暴涨内幕:靠“无用”狂揽17亿,Bonk生态碾压Pump!
一个名字叫“无用”的代币,怎么能在50天里暴涨2311%,市值从500万干到17亿?更魔幻的是,它暴跌30%后一天内秒拉50%创新高,还带着整个Bonk生态碾压了对手Pump.fun? 今天咱们就扒开这波疯狂行情,看看“自黑”怎么成了币圈最新财富密码!
🔥 一、暴跌30%→暴涨50%!USELESS的逆袭剧本
7月6日,当Pump.fun发币的消息传出来时,市场直接吓懵了。Bonk生态的资金疯狂出逃,龙头代币USELESS一天内暴跌30%,眼看就要崩盘。但反转来得比抖音神曲还快—— 第二天,它硬生生拉涨50%,市值冲破3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。
这种过山车行情,背后是两股力量的博弈:
- 恐慌盘踩踏:Pump发币引发“抽血效应”,散户跟风抛售;
- 巨鲸死扛:大户Bonk Guy等持仓者坚决不抛,甚至逢低加仓。
结果证明,情绪杀跌终究干不过真金白银的护盘。
💎 二、暴涨三大内幕:自黑、生态与大佬信仰
内幕1:反向营销玩出花,“没用”反而成了流量王
USELESS的绝招是什么?躺平认嘲! 它公开宣称:“我们不搞技术、不吹AI、没路线图——对,我们就是‘没用’!”。
这种“自黑”叙事反而戳中币圈痛点:
- 把比尔·盖茨、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等传统大佬骂“加密货币无用”的话,直接当广告语;
- 媒体越报道“USELESS市值破亿”,越吸引猎奇散户进场。
说白了,它用解构主义打败了装逼党——既然大家都觉得币圈是赌场,不如光明正大当赌徒!
内幕2:Bonk生态的“良心机制”碾压Pump
为什么Pump发币利空打不垮Bonk?核心在分钱逻辑!
- Pump.fun:赚的手续费直接进项目方口袋,被吐槽“割完就跑”;
- LetsBonk.fun:50%手续费回购销毁$BONK,8%反哺社区,形成闭环经济模型。
更狠的是创始人Bonk Guy——他自掏腰包买生态代币,暴跌80%也不割肉,涨了14倍还不跑(60万变810万)。这种“真金白银+长期主义”的组合拳,给散户吃了定心丸。
内幕3:鲸鱼锁仓制造“虚假稀缺”
USELESS总量10亿枚,但前10地址控制超40%筹码,尤其是巨鲸Unipcs独占2800万枚(占总量2.8%)。
这些大户死拿不放,导致流通盘极度稀缺。举个例子:
6月某地址10万美元买USELESS,7月初变成240万,截图全网疯传后,FOMO情绪彻底引爆。
筹码集中度高 ≠ 价值支撑,但绝对是拉盘利器!
⚔️ 三、Bonk vs Pump:一场社区信仰的降维打击
当Pump.fun忙着以40亿美元估值发币时,Bonk用17亿市值干了三件碾压式的事:
对比维度 | Bonk生态 | Pump.fun |
---|---|---|
价值分配 | 50%手续费回购代币+8%返社区 | 项目方直接套现 |
创始人态度 | 自掏百万美元买币,长线持有 | 未见公开持仓 |
社区凝聚力 | 暴跌后$KORI单日涨87% | 发币消息引发资金出逃 |
为什么说这是价值观胜利?
- Bonk把利益塞回社区口袋,用户觉得“自己人不会骗自己”;
- Pump被质疑“捞钱走人”,口碑崩塌在所难免。
⚠️ 四、高光下的暗雷:USELESS的致命短板
别看现在涨得欢,这币的风险比过山车还刺激:
- 鲸鱼随时砸盘:前10地址控盘超40%,一次抛售就能让价格腰斩(5月曾单日跌34%);
- 零实用性支撑:没技术、没生态、没收入,纯靠段子撑起17亿市值;
- 波动率堪比赌场:6月16日单周涨487%,隔周暴跌30%,小白心脏根本受不了。
技术面信号盯紧点:
- ✅ 看涨条件:站稳0.29美元,可能冲前高0.4美元(币安上线预期催化);
- ❌ 危险信号:跌破0.23美元支撑位,可能闪崩至0.1美元。
💡 个人观点:狂欢可以跟,但别当真
作为一个经历过三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得说句实话:USELESS的火爆,本质是社区共识对机械理的一次行为艺术式反叛。
但艺术归艺术,赚钱归赚钱——
- 如果你在500万市值时抄了底,现在赚20倍,我敬你是赌神;
- 如果在17亿市值冲进去,你大概率是给巨鲸的游艇加油的燃料。
新手记住三条铁律:
- 当买彩票玩:最多拿5%闲钱,亏光也不影响生活;
- 紧盯链上数据:用SOLScan追踪巨鲸地址(比如
Dz9mQ9N...
),大户异动比K线更准; - 设置机械止损:买入价跌20%立马割肉,别幻想“它能回来”——迷因币归零速度比火箭还快!
最后送句话:在币圈,有时候“不玩”才是最高级的策略。
免责声明: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,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
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c1039.com/wgzx/2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