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大而美法案惊险过关!关键议员最后一刻倒戈,特朗普险胜
最后一票定乾坤:副总统万斯打破僵局
2025年7月1日,美国参议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投票——围绕特朗普力推的《大而美法案》,两党僵持不下,最终以50:50的平票陷入死局。关键时刻,共和党籍副总统万斯以参议院议长身份投下决定性一票,以51:50的微弱优势推动法案通过。这场胜利被特朗普称为“信守承诺的胜利”,但背后却是共和党内部裂痕的集中爆发:三位共和党参议员临阵倒戈,民主党全员反对,凸显法案的极端争议性。
法案核心:谁受益?谁埋单?
《大而美法案》长达近千页,核心内容可概括为“三增三减”:
- 增企业利润:永久性将企业税率锁定在21%,为大型企业减税9180亿美元,并为富豪提供巨额遗产税豁免(免税额高达1500万美元)。
- 增国防开支:十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升级边境墙、防空系统及海军舰艇,移民执法机构预算飙升200%。
- 增债务上限:提高政府举债额度5万亿美元,为财政扩张铺路。
而代价则由弱势群体承担:
- 削减医疗补助:约1180万低收入美国人失去医保,各州承担75%管理成本。
- 收紧食品援助:提高申请门槛,64岁以下健全成年人需满足工作要求。
- 取消清洁能源补贴: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被废除,直接打击特斯拉等新能源企业。
惊险闯关:众议院四票之差改写历史
7月3日,修订后的法案回到众议院表决。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斥其为“劫贫济富的犯罪现场”,共和党内部也因债务问题分裂。最终,218:214的票差让法案涉险过关——仅比5月首轮投票多出3票支持。
关键转折点在于共和党议长约翰逊的妥协:他连夜修改条款,承诺为摇摆州增加农业补贴,才说服肯塔基州议员托马斯·马西改投赞成票。这场胜利背后,是特朗普对共和党基层的强力掌控:威胁撤销初选资金、公开点名批评异议者,迫使党内妥协。
经济炸弹:3.3万亿美元赤字的代价
尽管特朗普宣称法案将“刺激经济”,但数据揭示隐忧:
- 短期红利:中等家庭年均减税1700-5000美元,餐饮业小费免税提振消费,2026年GDP或增长2.5%。
- 长期危机:国会预算办公室(CBO)测算,未来十年赤字激增3.3万亿美元,政府利息支出2034年将暴增5400亿美元。更严峻的是,贫富差距加速撕裂:
- 顶层1%收入年增1.2万美元,底层20%损失1600美元;
- 医疗补助削减导致贫困家庭自付医疗费用上升37%。
笔者观点:法案本质是“透支未来的财富转移”。减税红利集中于资本方,而债务和福利削减由工薪阶层埋单——这种失衡或加剧社会动荡,削弱经济内生动力。
政治决裂:马斯克宣战与“美国党”崛起
法案通过后,最戏剧性的反扑来自特朗普昔日盟友埃隆·马斯克。因电动车补贴取消,特斯拉年损失预估12亿美元,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连发数十帖,痛斥法案为“猪党的债务奴隶制”。
7月5日,他宣布成立新政党“美国党”,誓言在2026年中期选举争夺国会席位,并放话:“若这是我在地球上最后一件事,也要让支持法案的议员落败!”。特朗普则以SpaceX合同相胁,甚至暗示“驱逐出境”,但法律上几乎不可行。
全球冲击波:中国企业的危与机
法案中多项条款剑指中国:
- 贸易壁垒:取消800美元以下跨境包裹免税,增加中小电商物流成本;
- 科技封锁:禁止中资项目享受清洁能源抵免,限制AI领域技术合作。
但危机中暗藏转机: - 电动车补贴取消削弱美国车企转型动力,中国新能源品牌或抢占市场;
- 美国债务风险上升,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窗口期打开。
结语:胜利背后的国家裂痕
特朗普的“险胜”实则是美国社会割裂的缩影。当富豪举杯庆祝减税时,新泽西学生卡米尔·福克纳却在担忧:“我的学生贷款会更高,可能要多打一份工”。法案留下的不仅是36万亿美元债务,更是政治极化的火药桶——马斯克的“美国党”虽难撼动两党格局,却足以成为分裂共和党的尖刀。这场围绕《大而美法案的战役,远未终结。
免责声明: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,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
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c1039.com/wgzx/36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