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rategy被控隐瞒比特币风险!新会计准则引爆59亿浮亏
一纸新规炸出59亿巨亏
2025年4月,Strategy公司(原MicroStrategy)突然在财报中爆出59.1亿美元亏损,股价单日暴跌8.67%。这场风暴的核心,竟是会计准则的一次变更——从“成本减值法”切换为“公允价值法”。
- 旧规则(成本减值法):比特币涨价时,收益不体现在利润表;跌价时仅需披露减值,不影响账面盈利。
- 新规则(公允价值法):比特币价格波动直接计入利润表,涨跌瞬间左右公司盈亏。
对普通投资者而言,这如同揭开魔术布:Strategy过去数年用旧规则隐藏的比特币浮亏,在新规下彻底暴露。
隐瞒了什么?诉讼直指三大关键
纽约律所Pomerantz LLP发起的集体诉讼,揭露了Strategy被指控的隐瞒行为:
- 风险敞口未预警:公司持有比特币占净资产比例超500%,意味着币价波动20%即可吞噬全部资产净值,但从未明确提示这一风险。
- 会计变更倒计时未披露:早在2023年,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(FASB)已预告新规(ASU 2023-08),但Strategy未说明切换后可能引爆巨亏。
- 高杠杆融资的致命隐患:公司通过发行年息8%-10%的优先股(如STRK、STRF)筹资买币,年利息支出高达3-5亿美元,却未警示“若比特币滞涨,现金流可能断裂”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,就在2025年3月,高管还在电话会议中宣称“比特币头寸无实质风险”,而仅隔一月便认亏59亿。这种反转,让投资者深感被误导。
为什么会计规则成了导火索?
会计准则本应反映真实风险,但Strategy的案例暴露了加密资产计量的漏洞:
- 旧规则纵容“报喜不报忧”:比特币上涨时,利润表纹丝不动;下跌时仅需角落备注,不影响财报“颜值”。
- 新规则逼出“隐藏地雷”:2025年Q1,比特币价格波动12%,Strategy立刻计提59亿浮亏。
这让我想起安然事件——当规则存在灰色地带,企业可能利用它粉饰太平。加密资产急需独立计量标准,否则报表永远无法真实传递风险。
普通投资者如何自救?
如果你是2023年1月至2025年4月期间买入Strategy股票的投资者,可两步行动:
- 确认资格:保留交易记录,证明在集体诉讼覆盖期(2024.4.30-2025.4.4)内持股。
- 零成本维权:在7月15日前向Pomerantz律所提交材料,胜诉后才支付律师费。
需注意:Strategy当前股价约237美元,较历史高位跌去68%,若买入价高于此,索赔可能是挽回损失的唯一途径。
深层次危机:当公司变成“比特币杠杆基金”
Strategy已偏离科技公司本质:
- 主营业务萎缩:2025年Q1软件收入仅1.11亿美元,创十年新低。
- 生存依赖融资飞轮:发行优先股→筹钱买币→推高股价→再发新股,循环杠杆。
一旦比特币进入熊市,股价下跌将阻断融资通道,年息10%的优先股利息可能压垮现金流。这本质上是一场用公司存续为筹码的比特币豪赌。
市场正在用脚投票:集体诉讼曝光后,比特币持仓概念股普跌20%以上。当“会计魔术”失效,所有依赖叙事泡沫的资产都将迎来价值重估。
免责声明: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,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
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c1039.com/wgzx/805.html